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祝贺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我公司将积极践行、为客户提高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竭诚服务

祝贺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我公司将积极践行、为客户提高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竭诚服务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3-23
  • 访问量:42

【概要描述】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月15日,《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科发基〔2020〕60号)正式印发了建设运行名单。

祝贺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我公司将积极践行、为客户提高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竭诚服务

【概要描述】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月15日,《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科发基〔2020〕60号)正式印发了建设运行名单。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3-23
  • 访问量:42
详情

       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月15日,《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科发基〔2020〕60号)正式印发了建设运行名单。

1

      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这是学校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重大突破,学校在突出交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将实验室作为吸引高端人才和培养优质科研团队的重要基地,在提供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施、科研经费等方面做出了重点支持,确保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及对外合作交流,在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我公司作为重庆交通大学下属的产学研合作实体,在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客户传统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将充分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在山区交通安全方面为客户创新安全核心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竭诚服务,成为社会各方可信赖的科研平台。

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实验室组建于1979年,1999年获批“结构工程交通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认定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批“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10年经科技部、重庆市科委批准成立“重庆市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4年,依托培育基地成立“山区桥隧长期性能与安全”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2019年3月,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部市工作会商会议确定,科学技术部将重点支持建设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7月,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认证。

       2020年3月15日,《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科发基〔2020〕60号)正式印发,依托我校建设的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实验室固定人员87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郑皆连院士任主任委员,杨永斌院士、杜彦良院士、赖远明院士任副主任委员。形成了以周建庭、杨先一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为中坚(占16.9%),年龄45岁以下(占75.4%)中青年为骨干的学术队伍。
       目前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米,包括双福校区13411m2、南岸校区7450m2,三个试验大厅规模40×80m、30×80m、25×60m,与实验室配套的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4500m2,试件加工及预制场地面积为1143m2。
实验室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山区桥梁结构行为与控制
(1)山区特大跨度拱桥结构行为与控制 
(2)山区桥梁快速建造方法与结构体系 
(3)山区桥梁灾损机理与防控
2.山区桥梁智能感知与维护
(1)桥梁损伤机理与性能劣化 
(2)山区桥梁智能感知与状态评估 
(3)山区桥梁先进维护与性能提升
3.山区隧道力学行为与运营安全
(1)山区隧道力学与围岩稳定 
(2)山区隧道长期性能与提升 
(3)山区隧道智慧运维与安全 
实验室现有90多台(套)国内外领先的试验系统,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实验室大型高端(独有)仪器设备包括:
(1)国际领先的多功能环境/荷载耦合加载试验系统
       该试验系统瞄准国际前沿,针对土木工程材料、构件、结构不同层次,开展服役环境与随机荷载耦合作用的人工加速模拟试验,研究桥梁与隧道结构长期性能,提高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系统由可变空间人工环境综合试验箱、大型动静力多功能加载试验系统两部分组成:
       ① 世界最大规模的可变空间人工环境综合试验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下,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土木工程领域世界最大规模的可变空间人工环境综合试验箱,试验箱工作尺寸为32×4×3/10m,分为5个工作舱,各舱之间采用活动隔门,可灵活组装为空间为36~688m3的环境室,能够开展高温干燥试验、低温冻融试验、湿热寒潮试验、高低温交变循环试验、盐雾试验、淋雨试验、碳化试验、及温湿度交变试验。环境舱温度范围-70~+100℃、湿度范围20%~98%RH(温度5℃~85℃)、淋雨降雨量20mm/h、盐雾沉降量0.5~5ml/80cm2*h,突破了低温低湿、低温高湿环境的人工模拟,可变空间在土木工程领域属世界最大规模,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② 国际先进的大型动静力多功能加载试验系统
       试验系统由加载系统、地锚系统、反力墙、反力架等组成。8个Servotest作动器吨位包括50t、100t、200t、400t,总吨位达1150t,作动器工作行程±250mm,频率范围5-20Hz,油源系统总流量750L/min@28MPa,控制系统包含9个伺服通道。实验系统采用分布转换的方法实现中、宽频/带随机荷载的模拟,能够开展大型结构多自由度静力、拟静力、疲劳等试验研究。
 
(2)国际先进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三维加载综合试验系统
       试验系统工作室尺寸为10×7.5×7.5m,三向围压加载为1.0MPa,模拟地下水压0.2MPa,能够开展1:5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三维模型试验和1:3的平面应变模型试验,模拟复杂地质和环境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开展多场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力学行为及长期性能方面的试验研究。
       近五年,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二等奖10余项。研究成果保障了我国拱桥强国的地位,在全国13个省市完成和参与了包括港珠澳大桥等在内的3500余座桥梁检测、监测、评估与加固改造及施工监控工作,完成地质灾害治理100余处,隧道监测与抗震设计20余座,隧道安全风险防控技术成果应用于全国500多座隧道,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73号慧园培训大楼18楼

电话:023-61752759

邮箱:cjaky01@126.com

重庆交大交通安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07224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重庆